掛車輕量化一直是論壇里面討論的較多的話題,輕量化的好處明顯,這里就不再贅述了。但是不少人存在盲目追求輕量化的情況,對輕量化缺乏一個理性的認識,其實輕量化也有一些弊端。
掛車的輕量化,其實說穿了也就那么幾種:1、減小實際載荷區間;2、更加優質材料的使用;3、優化掛車設計;4、使用更輕的或減去配件。下面小編就簡單地給大家分析一下。
減小實際荷載區間:裝貨量區間減小
現在掛車的輕量化有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減小掛車大梁,橫梁等的規格來降低掛車的自重的,比如說掛車的大梁高度,原來一般在550mm,現在為了輕量化甚至有450mm的大梁。
據掛車廠家的專業人士介紹,即使是輕體掛,大梁高度最好也不要低于500mm。相比在大梁上的這點減重,會犧牲多少承載性與安全性?
減小了掛車用材的規格,掛車整體的承載性會降低,原來比如說原來重體掛可以拉100噸,普通掛拉60-70噸問題也不大,現在輕體掛一般只保拉50噸,減小了掛車的實際載荷的區間,對用戶來說就是減小了最大載貨量。
對于有固定貨源的用戶還好,對于跑散貨的司機使用輕體掛,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,還是以原來的普通掛車的思維來拉貨,經常超載,問題就來了,嚴重的甚至出現斷大梁的事故。這也是為什么許多感覺原來重體掛質量好的原因之一。
特別是散戶即使是知道,但是有時候好不容易配到一次不錯的貨物,就因為超10噸不跑了,再在物流市場等幾天?再加上僥幸心理,出現問題也就不難理解。
更好地材料的使用:工況使用更嚴格
通過使用更高標號的鋼材,替換原來較低標號的鋼材減重是掛車輕量化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。常見的就是使用T700鋼材,要達到同樣的強度,比如使用T700高強鋼,同樣的強度,錳鋼需要10mm厚,T700可能只要6mm厚。重量自然就降低了。
更高強度的鋼材,可以減少鋼材的使用量,降低掛車自重,但是不同的鋼材特性,也會帶來其他的問題。高強鋼寧折不彎,不像錳鋼韌性較好,大梁彎曲不折,高強鋼大梁的特性決定其只能適合好路況的標準運輸,山區運輸最好還是采用錳鋼大梁。
再就是更直接,采用更輕的鋁合金來減重,輕量化更加明顯。但是價格與維修上還是個問題。
優化掛車設計:可靠性有待進一步提高
另外掛車減重的方法還有就是對掛車進行優化設計,如一次成型大梁。雖然,一次成型大梁新的技術可以說是對掛車輕量化的效果非常明顯,但是有時候新技術也意味著風險。
比如一次成型大梁,相比傳統的工字梁,其減重非常明顯,但是其可靠性值得懷疑,據小編所知,梁山第一批使用一次性成型大梁的掛車,很大一部分出現斷大梁的情況,而且有名氣的大廠基本不使用一次性成型大梁。
使用更輕的或減去配件:價格和方便性
使用更輕的配件來輕量化,相信大家基本都知道,如大單胎、鋁合金輪轂、空氣懸掛等相比傳統的要輕不少。不過價格高昂,選購之前要考慮到投入與產出比,值不值的問題。
再就是一些廠家或者用戶為了減重,把掛車上的一些配件簡化甚至是直接去掉。如:工具箱由兩個減少到一個,工具箱由原來全封閉的變成柵欄式的,更有甚者連支腿都省了。這些配件等七七八八雖然減重也不少,但是犧牲車輛使用的便利性來輕量化,有時甚至是安全性,值得深思。
編后語:
當然,小編不是在反對輕量化,掛車輕量化是趨勢。但是不是盲目的輕量化,看了上面的文字,相信大家也明白,俗話說“失之東隅收之桑榆”,有得必有失,沒有什么是萬能的,輕量化不僅僅是輕,輕的同時,帶來的也是層層限制,將輕量化的掛車的使用范圍不斷變小。大家在選擇掛車時一定不要盲目追求輕量化,在看輕的同時也要看到條件,按照自己的工況,運營環境,找一個有質量保證的大廠選擇適合自己的掛車才是王道。